五星体育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记者:中国足球借着疫情破产重组太好了,就应回归市场

02月27日讯 今天。
       记者张洋在微博发文。
       对于中国职业足球的现状进行了点评。
       他认为“中国足球借着疫情破产重组真是太好了”。

全文如下:

虽然不是体育记者。
       但是正经跑过几回中超俱乐部。
       跟某家已解散的中超队大老板聊过。
       坐过他的私人飞机。
       跟俱乐部老总算是私人朋友了。
       平时约饭煲电话粥也是常事儿。
       跟有些球员也常聊。
       但这都不算什么。
       主要是体育圈里的名记有几个蛮熟的。
       时不时的讨教一番。
       最终才形成自己的判断。

中国的老板赔钱投资足球。
       他们不傻。
       商人都是有自己精明的算计。
       算盘一共打三个。

第一个算盘是政治的。
       可以跟本省本市的主官儿常走动。到了一定层级的老板。
       内心的安全感很弱。
       需要从另一层面寻求靠山。

第二个算盘是向政府要钱要地要政策。有一个算一个。
       几乎所有老板都是这么干的。

第三个算盘是以企业的名字冠名。
       花的钱实际上就是一部分广告费支出。

这些年算盘打的最好的当属某大。
       可以说名利双收。咱没啥可吐槽的。
       人家那就叫本事。但这个饭碗并不大。
       能做到这个程度的还算正规的企业也就某大。
       其余成绩不好的俱乐部。
       降级➕成绩不好。
       企业品牌很多时候还会受损。所以你看后期搞俱乐部的连传销企业都上了。
       因为他们钱来的容易。
       更急迫的追求政治安全感。要不就是国企巨头玩。

你可以说疫情改变了一切。
       也可以说时势变了。现在国家都在过紧日子。
       重点是要保障老百姓的生活。
       不是保障老板的宠物足球队。
       每一分钱都得算计着花。
       没工夫搭理原本就竞技欣赏价值很低。
       还在训练场比赛的球队。其次呢。
       现在的官员没那么大权力批地给政策。
       官员轮岗很快。
       新官都不认旧账。
       权力监管很严。
       大笔一挥的时代过去了。反腐这么严。
       官员要是任性会被追责的。第三就是俱乐部改名。
       其实这是影响最小的。
       但确实是压倒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还是那个观点。
       中国足球借着疫情破产重组真是太好了。
       现在刚夺冠的全国经济第二大省都玩不起了。
       第一大省其实也没好哪里去。
       去年还强行度过危机嘛。打现在起。
       谁也别闹。
       就是足球归足球。
       市场归市场。
       俱乐部挣多少就花多少。
       球员薪水就开多少。
       乐意踢不踢。

球迷也别觉得遗憾。
       一个新科中超冠军说塌就塌了。
       零元转让都没人要。
       说明这个所谓的荣耀本来就是虚的。花大钱买bug外援。
       三个大人领着一群小学生踢出来的冠军。
       除了麻醉自己。
       有多少外人瞧得起呢?

苏宁塌了。
       但零售业不会塌。苏宁队塌了。
       但江苏人照样踢球。
       江苏的足球当然不会塌。等这些烂钱都退下了。
       球员的心理回归正常。
       穷省的精明商人靠经营俱乐部就玩得起足球。
       到那时。
       中国足球的春天就来了。

退一步。
       就算足球的春天永远不来了。
       又有什么所谓呢。中国的希望从来就不是它。

标签:

相关集锦

相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