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24日讯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对于近日多支中超球队有可能解散的传闻。
某参与职业联赛筹备工作相关人士表示。
如果真有中超球队解散也没办法避免。
那就从头来吧。
相关报道称。
受中国足协治理职业联赛环境。
力推“俱乐部名称去企业化”政策影响。
潜在买家对自身借助足球平台展示、宣介品牌的前景产生了相当的悲观预判。
这客观上也对他们投资足球的价值评估产生了相当影响。换言之。
即便有企业曾经有意接手俱乐部。
他们需要考虑的也不再是“该花多少钱接盘”。
而是“要不要冒险介入职业足球”。
在此之前。
各类传闻早已接踵而至。
中国足协、职业联盟筹备组已经对可能发生的部分俱乐部变故。
甚至退出有了相当的心理准备。
在拟定新赛季职业联赛开赛方案过程中。
也已对各种可能性作了充分预估。
并制定了对应预案。参与职业联赛筹备工作的相关人士表示。
“如果真有中超球队解散。
也没办法(避免)。
从头来吧!”
受疫情影响。
国内职业联赛从去年开始在各个层面受到了不利影响。
上赛季累计超过10家各级职业俱乐部的相继退出。
实际已经给发展中的本土职业足球敲响警钟。在巨大的经营压力面前。
各级国内职业足球俱乐部渐趋显现出投资模式过度单一的短板。当风暴来临的时候。
作为俱乐部唯一或者主要投资方的母公司就显得独木难支。临时抱佛脚四处化缘或寻找接盘侠。
在特殊时期无疑并非明智之举。
对大多数投资人而言。
经营一家足球俱乐部好比为本企业打广告或者说。
这本身就是其生意的一部分。成熟的企业往往能够在经营路上收放自如。
即便身处危机。
亦能以退为进另辟蹊径。从这个角度来说。
放弃足球俱乐部对母公司而言或许只是甩包袱。
但对于尚在摸索中的国内职业足球而言却构成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