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8日讯 最近
防疫专家张文宏撰文介绍了日本奥委会公布的防疫措施
多种信息透露未来防疫策略和全球交流场景
今天
上海公布了在11月20至23日间报告的6例本土确诊病例的溯源结果中风险区域经过两周关闭已经全部开放
仍处于封闭的世界对于各种消息逐渐变得麻木
关于防疫前景也似乎波澜不惊
上海进博会和日本奥运会防疫策略的共通之处首先是11月10日
上海进博会在闭环管理下顺利闭幕
入境人士实施了闭环管理
会议结束后离境参观人员均做核酸检测
不做其他行动限制进博会共130多万人参加
它的成功开展算是对于国际大型互动活动做了一个探索
虽然规模不大
上周我与日本重要的国家级防疫专家做了交流
两个信息值得关注一是日本会如期召开奥运会
二是日本已经订购了明年的全年疫苗
但是民意调查提示只有15%的人有强烈意愿接种
60%左右比较犹豫
剩余的25%明确表示不会接种而奥运会在这种情况下将如何开呢?这不禁令人深思
日本奥委会公布的防疫措施
与上海进博会的有诸多共通之处
可见这些措施可能会是未来世界开启交流的参考模板
对于那些来自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
在抵达日本机场时就要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在检测结果出来之前
运动员只能待在规定区域
实施闭环管理
对照日本奥运会的防疫策略
日本奥运会拟对境外入境观看比赛者进行核酸检测
而入境后不做行动限制
不做入境隔离
但是需要安装入境后轨迹app
一旦发生病例
需要按照精准防控策略
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并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这和上海进博会以及本次本土病例疫情的防控策略也比较相似
精准防控会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选项
近日
上海多个中风险地区解封这次上海的防疫要诀主要依靠精准追踪和部分中风险地区的全员检测
这也为超大型城市提供了一种通过精准防控
降低对经济活动产生潜在巨大影响的防疫选项
随着疫苗的普及
全球会逐渐开放但由于疫苗接种很难全面普及(无论从已有的个人接种意愿调查结果还是全球产量难以一步到位的现实情况)
全球疫情在1-2年内不会结束但在世界的重新开放和防疫常态化的背景下
精准防疫在未来可能会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选项
未来中国应对的场景与策略
在全球逐渐开放的大背景下
在疫苗逐渐普及到位的情况下
中国的医疗体系必须做好应对在高危人群做好疫苗接种后
将来新冠的风险度会逐渐降低
可能会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和流感接近的季节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但其危害性要大于流感对此
各大医院必须要有一个常态化的防疫应对科室
也就是感染性疾病科对此
周末上海市卫生系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了会议
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部分医院院长参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为未来的新冠防控策略做了充分的讨论
中国已经为应对病毒和迎接开放的未来做准备